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常识 > 头条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头条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本文作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眼科王敏张美芬,本文已发表在《眼科学大查房》年第1期。
摘要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是一种少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属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一种。PIOL多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中较男性中多见。其典型表现类似葡萄膜炎,故常被延误诊断。根据眼后节表现不同,PIOL可分为玻璃体炎型或玻璃体视网膜型。对于疑诊为PIOL的患者,临床检查应围绕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行神经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PIOL确诊的主要依据为发现眼内有恶性淋巴细胞,玻璃体病理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学检验、细胞因子检测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极大地提高了PIOL的诊断率。PIOL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全身化学治疗,常用药物为氨甲蝶呤及阿糖胞苷,可同时辅以放射治疗及局部化学治疗。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5岁,因“左眼反复发红、疼痛、视物模糊10个月,发热头痛3个月”就诊于我院眼科。
患者2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左眼红、疼痛,视力下降至光感,外院诊断为“左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予糖皮质激素球周注射、及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等治疗,症状缓解,视力提高至0.5。
4个月后,左眼再次出现同样症状,予口服泼尼松、及静脉点滴地塞米松等治疗后症状缓解。1个月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6℃,伴头痛、膝关节痛,抗炎治疗后体温仍有波动。当时外院查血沉为50mm/h,其他感染、免疫、肿瘤筛查指标均无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示中脑右侧、大脑半球多发异常强化灶,考虑脑膜脑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