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常识 > 家庭医生你有一份传染病知识手册需签收
家庭医生你有一份传染病知识手册需签收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可是地洞打多了,人类就很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市民都有过和老鼠“战斗”的经历,老鼠具有数量多、繁殖快,分布广的特点,由鼠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30余种疾病。又到了春夏交替的季节,同时也是鼠类繁殖的高峰期。下面就要为大家普及鼠类传播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为三大症状:发热、出血、肾损害;典型病例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有三红(结膜充血、面红、颈部和上胸部红),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类似酒醉貌。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三种:1.动物源性传播:携带病毒的体液或排泄物污染破损皮肤或黏膜,即接触传播;携带病毒排泄物、分泌物形成气溶胶污染尘埃吸入经呼吸道传播;排泄物污染食物或水源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消化道传播。2.虫媒传播:带毒革螨和恙螨叮咬吸血传播。3.垂直传播: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关键是“三早一就”(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在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少尿和出血)。经积极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由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与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鼠类和猪是钩体病的两个重要保菌带菌宿主,它们可通过尿液长期排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所以人接触被钩端螺旋体污染的疫水是该病的主要方式。
钩体病有四个基本症和体征,分别是“畏寒发热、头痛、腰痛、腓肠肌痛”和“结膜充血、淋巴结肿、腓肠肌压痛、出血倾向”;常流行的一句口诀:寒热“三痛”爬不起,拒绝按压腓肠肌,眼红出血淋巴肿,流行多在夏秋季。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地”,也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宜长途转送患者而就地治疗。钩体病轻症者预后良好,重症患者预后差,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作者:感染科33病区余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