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常识 > 甲氨蝶呤VS来氟米特在前葡萄膜炎控制方面
甲氨蝶呤VS来氟米特在前葡萄膜炎控制方面
研究目的:
慢性前葡萄膜炎(Chronicanterioruveitis)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失明的发生。Leflunomide(LEF)被用于治疗JIA其疗效是充分可定的,然其控制葡萄膜炎的发生仍未被充分可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与甲氨蝶呤(MTX)相比较,LEF在治疗JIA的过程当中会否增加慢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生。
研究方法:
此项研究为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JIA患者继发慢性前葡萄糖膜炎。所有的患者最初都接受MTX治疗,然后转到接受LEF治疗。该研究中涉及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实验室数据,药物剂量的选择,MTX和LEF治疗的持续时间,合并用药,和前葡萄膜炎的发生率均由由经验的眼科专家来制定。用采用负性分布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来处理实验数据。
研究结果:
总计15名患者(80%为女性,所有均表现为抗核抗体阳性),MTX的持续时间的中位数51个月(26-),LEF平均给予时间为12个月(4-47),甲氨蝶呤治疗期间,有4人同时应用TNF-α抑制剂,而LEF治疗期间有6人合并应用TNF-α抑制剂,与MTX治疗期间慢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0.flares/month,而LEF为0.flares/month,P=0.08。
研究结论:
与MTX相比,应用LEF的患者相较于应用MTX的患者,发生前葡萄糖膜炎的数量更多,尽管更多的应用了生物制剂。因此,在控制慢性前葡萄糖膜炎方面,LEF相较于MTX疗效稍逊色些。
文献来源:
Leflunomideisassociatedwithahigherflarerate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