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常识 > 用药饮食警惕糖皮质激素造成骨质疏松,
用药饮食警惕糖皮质激素造成骨质疏松,
警惕糖皮质激素造成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据统计,临床中有8%~15%的骨质疏松由药物导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所致,临床上又称"药源性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是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糖皮质激素作为20世纪医药学界重要的发明,被广泛用于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包括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病及器官移植。骨质疏松为此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即使是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也可引起骨丢失。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及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引起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包括:1.影响钙稳态: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增加尿钙排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持续的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增高可促进骨吸收。2.对性激素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内源性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抑制肾上腺雄激素合成,促黄体激素(LH)水平的降低引起雌激素及睾酮合成减少,引起骨质疏松。3.抑制骨形成: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与基质结合及其型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质的合成。4.其他作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肌病及肌力下降也可导致骨丢失。此外,患者本身的炎性疾病及合并用药也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状]视骨质疏松程度和原发疾病性质而不同:多数症状隐匿,不少患者在进行X片检查时才发现并发骨质疏松症。部分患者体征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类似,可有身高缩短,严重者发生脊柱后凸、驼背或胸廓畸形。[治疗]一般措施: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更换剂型或给药途径,换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保证营养和足够的饮食钙摄入,适当的负重体育活动,戒烟,避免酗酒。基础药物治疗:单独使用钙剂对此类患者并不能预防骨丢失,应将钙剂与维生素D制剂联合使用,可很大程度保持骨量。用法及剂量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钙、尿钙水平,调整剂量。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用法及剂量详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治疗,不是吃钙片那么简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而抗骨质疏松药的基本作用机理是影响人体骨代谢的平衡。
在各种抗骨质疏松药中,除了部分钙剂和维生素D是非处方药(OTC),其他药物都须经医生诊断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骨质疏松用药讲究多。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在骨密度加速降低直到出现骨折这一阶段,使用抗骨质疏松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形式的钙剂作为营养补充剂是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基础用药。
此外,降钙素、双膦酸盐、维生素D、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K等均在临床上被普遍使用;复方药物,如双膦酸盐与维生素D的复方制剂,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简便的联合用药剂型;单克隆抗体药物也即将用于临床,人们在探索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提示。
一、坚持长期用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因骨的代谢比较缓慢,骨量的变化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显现出来,所以药物治疗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药物疗程通常要维持数月乃至数年,患者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长期用药的准备。
二、合理选择药物钙剂联合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是必要的,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根据肝肾功能状态选择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有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维生素D的选择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钙剂虽然是非处方药,但仍应结合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身的药物和维生素D类药物。
三、规范用药抗骨质疏松药可分为化学小分子类、维生素类、激素类、单克隆抗体等类别;剂型包括口服片剂、喷鼻剂、注射剂、皮下植入剂等。给药周期也有较大差异,有每日1次或2次、每周1次、每月1次,甚至每年1次。多种剂型与剂量的差异,直接影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患者应严格遵照医生和药师的用药指导,掌握正确的用药途径、用药时间和用药技巧。
四、明确治疗目标降钙素在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作用,部分患者通常在治疗1个疗程(即4周)即可缓解疼痛症状,但是骨密度的变化至少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有所显现。对于该类药物,延缓骨密度降低速率是比较现实的目标,而不是增加骨密度。
检查体内骨生化标记物的水平也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但这些生理指标通常在用药3~4个月后才出现一些变化,而且这些指标的变化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和解读。
“抗骨质疏松药治疗的近期目标是缓解或消除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终极目标是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提高生命质量。
五、安全用药抗骨质疏松药的使用是长期的,除了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等疗效指标以外,用药后的安全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加重要。
许多患者就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不得不终止了抗骨质疏松药治疗。患者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该权衡药物治疗作用的获益和用药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药物治疗,调整甚至停止药物治疗。
六、白癜风康复诊疗标准北京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