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预防 > 柏林电影节第一天,就爆出好片

柏林电影节第一天,就爆出好片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昨天正式「开幕」了。

今年的柏林影展有点特别,被劈叉开两个时段:

3月1日到5日,是「线上影展」,面向电影专业人士和认证媒体,所有行业活动都将在网上进行;

6月9日到20日,「夏季特别活动」,将让普通公众有机会在柏林电影院观看大部分年入选的影片,并与电影人见面。

从昨天开始的史上首个线上柏林电影节,进行得还算相当顺利。

一大原因是柏林电影节自行研发了一个播放器「BerlinalePlayer」,既不需要挂梯子(除了一些锁区的片子),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回看,同时可以提供2倍速、4倍速、8倍速的播放(非常适合市场买片用)。迄今也没出现什么卡顿和技术故障,希望一切顺利。

今年柏林电影节不设评审团主席,六位导演出任评委,都是金熊奖得主。不在柏林的比如去年金熊得主,伊朗的《无邪》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也是在线观看

线上部分分为媒体和市场两个部分进行。

市场部分有固定的播放表,媒体这边则是每24小时放出一批新片,自由观看。

第一天放出的包括3部主竞赛、3部奇遇、4部全景、4部论坛、3部新生代、1部德国电影视点、2部特别展映、2部论坛扩展,共计22部片子。当然理论上不快进的话不吃不睡也是看不完的。

不过线上还是有一点好处,提早到当地时间7点开始,对于时差党而言还是比较友好。

此前几次都是早上八点半或者九点看第一部片子,还是节省了一些时间。起床后还能趁着没上新再挑一个片子看看。

问题就是为了保证播放流畅性,只提供p和p分辨率的HD影像。不过实际来看很多影片达不到这个质量。

比如洪常秀的《引见》(这个翻译是正解……),糊成一团,加上我脸盲,看完了都没发现金敏喜在哪,又倒回去看了一遍。

柏林第一天,就看到一部好片,「论坛单元」里,来自中国的朱声仄纪录片《河流,奔跑着,倒映着》,马定年度十佳,有兴趣的可拉到文末先看。

第一天轻松完成7部。

主竞赛

Competition

《引见》

Introduction

导演:洪常秀(韩国)

★★★

洪常秀下不下力气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部片子完全是个随手的作品,规模和方法上近似于《克莱尔的相机》和《草叶集》的混合物。

三段式故事,分别在韩国(首尔?)、柏林和韩国某处海边拍摄。

此前洪常秀甚少处理亲子关系,这次换用一对年轻人做主角,依次讨论了父子、母女和母子关系。

后两段故事都有长辈向晚辈引见另一位「长辈」的情节,因此片名译作「引见」是准确的。

核心的冲突也在于晚辈与长辈的交流方式(涉及到韩语的敬语体系),以及亲子关系,不同代际的人的行为处事方式。

设计上的小心思包括一些洪常秀式的视觉元素,比如黑白摄影(前作如《北村方向》《之后》《草叶集》),下雪(前作如《之后》)、冬季的海(这部更近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洪常秀招牌式的变焦推居然用得很节制,大概只有两三处。

情节上的motif则包括喝酒、尬聊等等。

全片最核心的构思是一处梦境,不过比起他最精彩的作品,比如《夜与日》《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场前》而言,这个梦境也就是牛刀小试罢了。

可能喜闻乐见的八卦就是小男生突然在海边遇到了去德国留学的女友(这个段落结束后揭示了这是梦境),得知女友不仅患上了葡萄膜炎(一种眼病),而且与德国丈夫分手(德国丈夫又找了一个韩国女友),女友默默地说了一句「我觉得这就是对我跟你分手之后的惩罚」。

金敏喜扮演了一个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为数不多的戏份里,母女两人都在反复赞美她的美貌。

《回忆盒》

MemoryBox

导演:乔安娜·哈吉托马斯

哈利勒·乔埃格(黎巴嫩)

★★★

导演搭档的前作《黎巴嫩火箭学会》很是成功。

这部新作仍是聚焦黎巴嫩内战及其后遗症的故事。

主要情节是因为母亲的闺蜜去世,母亲在黎巴嫩期间大量的日记、录像和照片被打包寄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围绕这一箱「记忆」(其实片名翻成「一箱记忆」也不错的),反映了移民加拿大的黎巴嫩裔家庭三代女性对待「战争记忆」的不同心态,女儿对这段历史好奇,母亲则是创伤性的回避,外婆则尝试保护性地将这段记忆封闭起来。

当然战争题材的电影看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桥段,不过这位母亲在少女时候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加上家庭条件优渥(父亲是个学校校长),因此用胶卷好似用手纸,片中最出色的一个视觉设计就是女儿用手机拍下了母亲相册里的一组连续摄影,在手机相册里滑动的时候居然能形成一段连续动态影像(似动……)。

影片的剧情编得还是比较大路货,其实我猜导演们的心思也主要是在那堆日记和照片上,其实本片的本质还是一个搬演形态的纪录片,不过情节和人物关系方面演绎的成分比较大,大概也是开发过程中逐渐变成一部故事片了。

道具上花了大力气,一些段落的视觉上非常出彩。

至于天生的数据库motif,导演们并没有好好开发,而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堆叠下来,我觉得还是相当可惜。

《我是你的人类》

IchbindeinMensch

导演:玛丽亚·施拉德(德国)

★★★

一部基本上是陈词滥调的人类与机器人伴侣的故事,影像风格也很电视剧。不过好在观感和表演都不错,不至于惹人讨厌。

影片比较出色的点包括女主角的职业——博物馆的古文字学者,因此有很多在佩蒙加博物馆拍摄相关的场景;

对主题的提炼也挺不错,拒绝机器人伴侣,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太好了,以至于让人无法满足于与人类的交往;

在这一点上女主角的知识分子立场(总是怀疑,拒绝、批判性的分析以至于看上去有些做)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情节驱动力,写得相当深刻且感人,而这正是诸如美国电影很难去触及的角度。

奇遇

Encounters

《味》

Taste

导演:黎宝(LêB?o,越南)

X

法国世界电影基金/柏林世界电影基金/都灵实验室,加上Wildbunch发行,因此获得了很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bg.com/ptmyyf/13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