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预防 > 知识干货2016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

知识干货2016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



螺旋体感染   临床特点   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   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   后期——变态反应引起的后发症   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   寒热身痛一身乏——急性发热、全身酸痛、明显乏力   眼红腿痛淋巴大——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      1、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微嗜氧。菌体纤细,有12~18个螺旋,长约6~20μm,两端有钩。G-,镀银染色易见。能做活跃的旋转式运动,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钩体由菌体、轴丝、外膜组成(电镜)。   2、培养:柯氏培养基(含兔血清),pH7.2,28~30℃,有氧,生长速度缓慢。   3、动物接种:豚鼠。   4、抵抗力:弱——在干燥及寒冷条件下易于死亡   对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极为敏感,在pH7.0~7.5水或湿土中可存活1~3个月   5、抗原结构复杂   6、常见的流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稻田型)   波摩那群(分布最广,雨水、洪水型)   犬群   流感伤寒群。      (一)传染源   储存宿主:鼠类(黑线姬鼠)、猪。   (二)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接触传播   2、侵入途径:皮肤,尤其是破损的皮肤和黏膜   (三)人群易感性   1、普遍易感   2、持久的同型免疫,无交叉免疫   3、新人疫区人易感性高,且易发展为重型   (四)流行特征      1、病变基础: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2、病理损害基本特点: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3、后发症:变态反应   4、突出特点:机体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和组织形态变化轻微的不一致性。      潜伏期7~12d。   (一)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寒热身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   (二)中期——器官损伤期   1、流感伤寒型/感染中毒型/单纯型   早期的继续,仍主要表现为寒热身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   ①发热,39℃,稽留或驰张热,头痛   ②肌痛   ③全身乏力   ④结膜充血,不伴有明显畏光及分泌物   ⑤腓肠肌疼痛,触痛   ⑥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   ⑦咽痛,软腭出血,鼻出血,腹泻,腹水,休克   2、黄疸出血型/Weil’sdisease   主要的严重类型。不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1)轻型以轻度黄疸为主,无明显出血倾向及肾功能损害,一般短期内痊愈恢复。   (2)严重可迅速因肾功能衰竭、肝衰竭、大出血而死亡。   (3)黄疸程度与预后并无直接关系,肾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   3、肺出血型   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引起,侵入数量大。   (1)肺出血轻型   (2)肺弥漫性出血型:以迅速发展的广泛肺微血管出血为特点。临床可有或无咯血,但随着出血的迅速扩大和发展,患者出现进行性发展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①先兆期:气紧、心慌、呼吸脉搏加快;双肺闻及散在湿罗音;X线可见肺部散在点片影。   ②出血期:极度烦躁,气促发绀,心率、呼吸更快;满肺湿罗音;X线示肺部阴影融合成片。   神色惧变心发慌,脉速气紧啰音现   ③垂危期:神志不清,极度紫绀;双肺满布粗大湿罗音,可闻及喉间痰响;最终因肺泡迅速充满血液而窒息死亡。   4、肾衰竭型   少见   5、脑膜脑炎型   少见。   (1)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症状。   (2)神志障碍、瘫痪、昏迷等脑炎表现。   (3)单纯性脑膜炎患者预后较好,伴有脑炎者病情较重,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后期——恢复期/后发症期   后发症期:部分钩体病人在发热消退的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认为是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反应引起。出现时间在病后2周~6月内。   (1)后发热:出现较早,一般较轻微,不伴有钩体血症,大多可自行消退。   (2)眼部后发症:常见于波摩那群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或葡萄膜炎等。   (3)反应性脑膜炎:虽有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但培养无钩体生长、预后良好。   (4)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主要为闭塞性脑动脉炎。      (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轻度升高;尿常规可检出轻度蛋白尿,镜下有少量细胞及管型。   (二)血清学试验   1、纤维凝集试验MAT:抗体效价1∶,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即可确诊。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IgM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血清及脑脊液均可检测。   (三)病原学检查   1、血培养:柯氏培养基   2、分子生物学实验:PCR      1、感染中毒型,临床表现极似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2、黄疸出血型,临床表现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3、肺出血型,极易与大叶性肺炎混淆。      三早一就地   (一)抗菌治疗   青霉素高度敏感,尚无耐药株。青霉素过敏者:庆大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白霉素。   1、首剂5万U肌内注射   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段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   素,引起临床症状加重的反应,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   少数病人可再诱发致命的肺弥漫性出血,故首剂抗菌药物注射后应加强监护数小时。   2、4h后10万U   3、过渡到每次40万U,每6~8h一次   (二)对症治疗   1、赫氏反应   尽快使用镇静剂,静滴或静注氢化可的松。   2、肺出血型   尤其是弥漫出血型,切忌应用升压药,以免促进肺出血。   ①杜冷丁镇静   ②吸氧   ③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静注,再静滴维持   ④酌情使用强心剂   ⑤抗生素治疗,首剂应小剂量,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   ⑥止血   ⑦对症治疗:高热者物理降温,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三)后发症治疗   1、无需抗菌药物,轻者常可自行缓解。   2、对影响较大的眼葡萄膜炎、脑动脉炎等,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病情。      (一)控制传染源   加强田间灭鼠,家畜(猪)粪尿管理为主要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用具的应用,流行环境的改造,减少、防止不必要的疫水接触。   (三)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钩体疫苗,药物预防应用多西环素。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炮制的起源:   ┍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   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   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   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温馨提示: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重点比较多,为方便大家更好的复习,医学姐为大家整理了word版哦!医学教育考试交流群()有需要的考生可以自行到群共享下载观看哦!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云南白癜风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bg.com/ptmyyf/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