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常识 > 眼科医生陶勇回望初心守护光明再出发
眼科医生陶勇回望初心守护光明再出发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高洁)8月19日将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陶勇说他没有计划内的庆祝活动,在他看来这一节日的设立,是为了促使医务工作者回望自己的初心——选择这一行业,当初是为了什么,如今自己走的每一步,有没有偏离自己的初心?↑眼科医生陶勇在工作中。(受访者提供)陶勇的答案是没有。由于手伤,陶勇离开了手术台,但他依旧在以他的方式守护患者的光明。恢复接诊的一年以来,他每周三下午两点开始出诊到晚上八点,接诊量是三四十名患者。现在他主要接转诊来的疑难重症患者,同时,还会在手术室做指导。对比曾经每天接诊上百个病人,最多的一天做89台白内障手术的日子,陶勇目前的工作节奏虽然没有那么紧张,但他现在有了科研和科普这个新的“主战场”。“以患者为导向的科研思维给我带来了实际的应用成果,这种满足感是难以言表的,如同在春天播种,在秋天收获。”陶勇说。在陶勇看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则是强调科研成果要可转化、可落地、可应用。对于医学行业来讲,就是要基于患者需求,大量了解临床患者案例以及数据,有目标、有方向、有落地计划地去做科研项目。“十几年前,我在葡萄膜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发现葡萄膜炎的病因非常复杂,仅靠眼底相片等影像技术,加上临床经验来做诊断,往往效率低下且判断不够准确,为此我想到了在患者眼内抽取少量液体,来做生物分析检测,通过一系列化验来找出病因。随着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因为这个方法被攻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将这项技术持续完善的决心。”陶勇说。通过近十年的坚持与摸索,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发展、完善成了非常体系化、标准化的眼内液检测技术解决方案,仅仅通过提取一滴眼内液,眼科医生们就可以做出精准分析,辨别出真正的炎症病因,进行精准治疗。陶勇告诉记者,这是他的团队目前研究的四个方向之一,此外他们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