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常识 > 中科院韦玉勇水禽卵黄性腹膜炎病的全面

中科院韦玉勇水禽卵黄性腹膜炎病的全面



本文由养殖宝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禽病诊断中心主任韦玉勇研究员最新演讲报告《水禽卵黄性腹膜炎病因探讨与防制》整理而成,与各位水禽养殖朋友分享交流。

韦玉勇老师

一、六大临床病例

临床病例1——

卵黄性腹膜炎(生理机能不足)

临床症状:

鹅群日龄开产,陆续出现个体离群现象,死亡数量在不断增加、死亡个体体重较重。群体精神状态正常,采食正常,产蛋增长不明显。用药效果不理想。

病理病变:

除卵黄明显散布于腹腔或输卵管内,有时子宫脱垂于体外;其他无明显病变。

如何处理:改变饲料配方,适当降低体重。

临床病例2——

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

临床症状:患病母鸭或母鹅一般离群呆立,不愿随大群活动;泄殖腔常有硬壳或软壳蛋滞留,排泄物有恶臭味,有时带有蛋清、凝固蛋黄或蛋白;公鹅有阴茎炎,有时外露,表面有结痂。

病理病变:主要表现在生殖器官急性病例输卵管粘膜充血、针尖状出血点;输卵管腔骨常有凝固蛋白或卵黄。卵泡有时呈现出血或水化现象。腹腔内常有腥臭的卵黄水和凝固的卵黄块状物;有时与肠系膜形成粘连。

防治方案:

1、种水禽产蛋前2—3周对种公鹅生殖器进行检查,剔除病变个体。

2、有条件地区有选用对型的水禽大肠杆菌苗。

3、发病群在淘汰发病个体外,应全群选用高敏抗菌素进行治疗。

临床病例3——

卵黄性腹膜炎(巴氏杆菌)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常见于突然死亡,无明显临床特征,但死亡个体膘型较好。

急性型:精神状态一般,常排绿白色粪便,饮欲增加,采食量减少,时常摇头,口腔与鼻孔流出粘液,呼吸急促。

慢性型:在临床上不易注意。

防治方案:

1、有发病史水禽场,建议选用禽巴氏村菌疫苗进行免疫。

2、病死个体要最好进行焚烧处理,场地、用具、垫料要进全面消毒。

3、发病群全群投药连用3-5天,或进行高敏抗菌药物肌注2次。

临床病例4——

卵黄性腹膜炎(禽流感)

临床症状:

患病水禽体温升高,有神经症状,眼结膜潮红或出血,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黄绿色稀粪,产蛋停止。

病理病变:

脑膜出血;脾脏肿大、出血呈三角形;卵泡出血、变性、坏死;十二指肠出血;心肌坏死。

防治方案:

1、水禽群进行对型的禽流感灭活疫苗进多次免疫,并监测免疫情况。

2、发病场汇报相关兽医职能部门作无害化处理,一般不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极个例治疗情况:对麻鸭用相关抗体治疗效果情况尚可,对于种鹅治疗情况有极不理想。

临床病例5——

卵黄性腹膜炎(黄病毒)

临床症状:

病鸭、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腿脚麻痹,产蛋减少,排绿色、白色稀粪,要康复群体出现羽毛脱落现象。

病理变化:

卵泡充血、出血、坏死;脾脏增生、坏死,个别小脑出血。

防治方案:

1、有发病史水禽场建议选用相关疫苗进行免疫,原则上免疫要2次以上。

2、发病场可作淘汰处理,减少损失。

3、对于本病的治疗个人认为在蛋鸭场价值不大,对种鸭、种鹅场可另行考虑。

临床病例6——

卵黄性腹膜炎(副黏病毒)

临床症状:

发病群病初排白色稀粪,病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暗红色、黄色、绿色;患病水禽离群,精神萎靡,采食减少,饮水增加;病禽后期会出现神经症状。康复禽在遇到强应激时会出现扭曲现象。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脾脏有粟粒状坏死;胰腺出血、坏死;肠道现血、坏死、形成溃疡和纤维素性结痂。

防治方案:

1、水禽群日常饲养过程中注重对本病的预防与监测。

2、发病群体紧急接种对型疫苗,同时可选用相应的抗病毒生物质制剂配合抗菌素治疗。

二、病症分析与治疗方案

1、病相相同、病因不同

(1)临床大肠杆菌与禽流感:

水禽流感对卵巢破坏很严重,大卵泡破裂、变形卵泡形成出血斑块,病程较长时卵泡呈紫葡萄样;大肠杆菌对卵泡破裂、变形卵泡膜充血,一般无出血斑块,无葡萄样,内脏无出血而以腹膜炎为特征。

(2)临床水禽副黏病毒病与鸭瘟:

鸭瘟在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溃疡和假膜特征性病变,而副黏病无此病变。

临床水禽副黏病与巴氏杆菌病:抗菌药物治疗时水禽副黏病无任何作用,临床肠道病变水禽副黏病常形成纽扣状,而巴氏杆菌病为环状。

(3)临床水禽流感与副黏病:

鹅副黏病脾脏有白色坏死灶,肠道与纤维素性结痂为特征,而水禽流感以全身器官出血为特征。

临床水禽流感与巴氏杆菌病:抗菌药物治疗时水禽流感无任何作用,巴氏杆菌病在肝脏部位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大小的坏死为特征。

(4)临床水禽流感与黄病毒病:

临床产蛋减少量上黄病毒一般为2—3天可以下降5成,而流感可以形成完全停产;在死亡个体上黄病毒病数量相对较少,一般经过7天可以康复,而流感很难;黄病毒病无全身脏器出血现象。

2、基于群体的监测、预防、预判策略

3、防治方案形成

剔除重症病水禽,及时扑杀/淘汰(传染源);

隔离(轻症)病禽、治疗(保护易感群);

搞好环境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预测该疾病可能累及的下一个器官(治未病)。

病因分析——

环境和内源:

是下行性感染注意空气环境,肠道感染注意水源污染或肠道菌群紊乱,上行性感染注意种公禽交配。

判断感染的部位究竟在哪儿(肠道、生殖道)。

水禽卵黄性腹膜炎总体的防控原则

基于鹅群的监测、预防、预判策略

在形成治疗方案之前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发病进程,选用敏感药物;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抵抗病原);

对症、对因用药(调节机体平衡);

改进和完善饲养管理;

疫苗接种(特异性抗体);

加强消毒。

根据发病进程,慎选药物——合理用药

菌源性:选用高效快速杀菌或抑菌制剂,修复受损的黏膜;缓解炎症症状。

改善机体机能状态,加速血循环,加强细胞保护。

用足药量,做到减食/减水不减药;用足疗程,防止复发;交叉/轮换用药,防止耐药;依据生长阶段用药,谨防医源性危害!

根据发病进程,快速处置

病毒源性:疫情重者上报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轻者紧急补防接种。

同时做好抗病毒与防继发感染的治疗。

三、总结

1、管理者应转变观念

(1)养好种水禽或水蛋禽不容易。

(2)加强饲养与管理与产出的必要条件。

(3)科学合理防疫是预防疾病根本。

(4)无病勿用药,药物预防不是控病首选。

2、技术人员应丰富自己

(1)疾病谱——哪些病?何时发?怎样防?怎么治?

(2)管理谱——怎么做?如何做?怎样提高和完善?

(3)知识谱——我有什么?能做什么?能将什么做好?

3、养殖者应更新自我

4、依法、依标用药、用苗

5、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畜类信息一键获取。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线咨询
拉萨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bg.com/ptmycs/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