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预防 > 晚期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添新证
晚期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添新证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m.39.net/pf/a_4640695.html
编者注:年2月JCO杂志发表了2篇有关免疫治疗晚期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文章,探讨了联合免疫治疗晚期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效果,以飨读者。
文章一
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单臂的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
JClinOncol.Feb20;39(6):-
作者:Pelster,MS
目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总生存时间短且没有标准的系统性治疗方案。单药免疫治疗有小的获益。联合免疫治疗有潜在的可能提高获益。
方法:开展一项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II期临床研究,患者允许接受过任何前期的治疗。纳武单抗1mg/kg,伊匹木单抗3mg/kg,4周期,纳武单抗维持治疗2年。首要终点为ORR(采用RECIST1.1评价),PFS、OS和不良事件也做评价指标。
结果:35例患者入组,33例可评估疗效。ORR为18%,包括1例CR,5例PR。中位PFS为5.5月(95%可信区间:3.4-9.5),中位OS为19.1月(95%可信区间:9.5-NR)。40%的患者出现了3-4度治疗相关性不良事件。
结论: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有效的方案,可以获得持续的疗效。
文章二
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初治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一项开放、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西班牙多学科黑色素瘤协作组(GEM-)
JClinOncol.Feb20;39(6):-
作者:Piulats,JM
目的:采用12个月总生存率评价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不适合肝切除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疗效
方法:西班牙多学科黑色素瘤协作组(GEM)开展的单臂,II期临床试验,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初治的患者,年龄18岁以上,病理证实葡萄膜黑色素瘤,ECOG0-1,疾病为转移性(M1)。纳武单抗1mg/kg每3周1次联合伊匹木单抗3mg/kg每3周1次,用4次,后续治疗纳武单抗3mg/kg每2周1次,直到疾病进展,毒性,或退出。首要终点是12个月OS。每6周采用RECIST1.1进行评价OS,PFS和ORR。同时评价安全性。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包含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估治疗反应和生存率的潜在关联。对血清样本的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其在免疫调节/血管生成和/或参与免疫治疗的早期证据中的假定作用。
结果:入组52例患者,中位年龄59岁(26-84岁)。肝转移M1占78.8%,肝外转移M1占56%,LDH升高占32%。主要的疗效是SD为51.9%。首要终点是12个月OS为51.9%(95%CI,38.3-65.5)。中位OS和PFS分别是12.7月、3月。LDH升高影响了PFS。
结论: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与化疗的历史基准数据比较改善了生存,而且毒性可控。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