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预防 > 睡醒开关失灵23岁女孩48秒就能入睡

睡醒开关失灵23岁女孩48秒就能入睡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bdfyy999.com/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通讯员黄若兰王苏琦/文通讯员马铎铭/图

从初中开始,姜姜(化名)一上课就睡觉,大笑就会晕倒,晚上噩梦不断……直到来到深圳工作后,23岁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发作性睡病”,她终于知道了自己一直被上述“怪异行为”困扰的真正原因。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每1万人中仅有2-6个的罕见病,由于该病易被误诊误治,高峰发病年龄为8-20岁,因此,青少年一旦患上发作性睡病,很容易造成长期伤害和困扰。

上课睡觉被老师赶出去,晚上满脑子“走马灯”幻觉

8岁的时候,姜姜查出眼睛有葡萄膜炎,由于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她开始发胖,容易犯困。家人一直以为她经常犯困是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太在意。

到了初二,姜姜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地睡着。由于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也很少制止她在课堂上睡觉。可是,到了高中,她在白天睡觉缺课的情况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让姜姜站着上课,让姜姜坐第一排,让同桌不时提醒,可完全没有办法阻挡姜姜的睡意。在课堂上,她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睡着了。有的老师放弃了努力,有的老师觉得姜姜态度不好、屡教不改,甚至把她赶出教室。

姜姜回忆说,高中时期自己经常白天挨骂,晚上煎熬,睡前容易出现幻觉,眼前就像“走马灯”一样不断出现各种画面,半夜经常被噩梦惊醒。于是,她只敢在寝室开灯的时候抓紧入睡,还必须把台灯拖进被窝里,万一半夜吓醒了,就赶紧开灯。

除此之外,姜姜不敢笑。初中时有一次和朋友去看电影时,因为笑得太开心,她当场晕倒。之后又突然晕倒过几次,姜姜发觉都是跟大笑和情绪激动有关。于是,她不太敢笑了,任何时候都超级“淡定”。

因为压力太大,姜姜跟父母商量,高中休学了一年,虽然坚持治疗,但没有任何效果。多年看病吃药,花了家里不少钱。姜姜唯一的盼望是长大以后工作赚钱了,再去大城市好好检查、查到病因。

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深圳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想让医生“检查”一下自己的睡眠。没想到,她竟然在这里查到了真正的病因。

平均睡眠潜伏期5.3分钟,最短的0.8分钟

仔细询问症状和病史后,医院神经内科黄若兰副主任医师告诉姜姜,她的情况可能不是因为药物、也不是葡萄膜炎,很可能是发作性睡病。还要与癫痫做个鉴别。为了找到证据,需要做一次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多导睡眠监测是评价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金标准,是在睡眠监测室中应用多导睡眠仪持续同步采集、记录和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参数及病理事件的一项检查技术。

姜姜遵医嘱,花一天时间做完检查,结果提示:五次小睡试验中,她有四次在8分钟以内睡着。平均睡眠潜伏期(从关灯到睡着的时间)只有2.8分钟,最短的一次,她只用了0.8分钟,48秒就睡着了。

黄医生告诉她,这种“秒睡”,正是发作性睡病的典型表现。大笑或者情绪激动之后的猝倒,也是典型发作形式之一。正常人从躺床上到睡着的平均时间是10-30分钟,如果入睡时间过短,频繁在八分钟以内睡着,排除睡眠不足的情况,就需要请专业人士鉴别。

医生让姜姜查了血常规、肝功、肾功,做了颅脑磁共振平扫,都没有明显异常。又做了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外送北京的发作性睡病研究中心检测。结果回报:她的下丘脑分泌素(HCRT1)明显下降,HLA-DQB1有基因突变。

这个相关基因HLA-DQB1正是睡眠觉醒调控的关键,类似睡-醒“开关”,基因突变就相当于开关有点“失灵”。开关“失灵”,意味着不只白天睡不醒,夜间也睡不好,例如频繁觉醒、梦多、有睡前幻觉等。

真相大白,姜姜被确诊为“发作性睡病”。据了解,该病可能影响终身,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如果有猝倒发作,可以用药控制;白天嗜睡也能想办法减少一部分,但药物使用受到限制。通用治疗方法包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bg.com/ptmyyf/16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