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饮食 > 各日龄鸡都怕鸡葡萄球菌病
各日龄鸡都怕鸡葡萄球菌病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77.html
全文共字
阅读需约5分钟
鸡葡萄球菌病(staphylococcosi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us)或其他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
流行特点
鸡葡萄球菌病病原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0~60日龄的雏鸡发病最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如空气、土壤、饲料、饮水、鸡舍的地面、各种饲养用具的表面等均有存在。在鸡的羽毛、皮肤、黏膜、肠道等部位也有其存在。该病主要是通过创伤感染的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直接接触传播,经雏鸡的脐带感染最容易发生该病,扭伤、刺种、断喙、啄伤、网刺等伤口也均易使之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舍的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饲料单一、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光照过强等是该病发生的诱因。
临床症状
40~60日龄的雏鸡多呈败血症型,中雏发生皮肤病,成鸡发生关节炎和关节滑膜炎。脐炎多发生在刚孵出不久的幼雏。败血症型和脐炎型起病急,病程短;关节炎型多呈慢性经过。
急性败血症型:最常见,多发生于中雏。病鸡表现精神沉郁,呆立或蹲伏,缩颈垂翅,嗜睡,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局部有脱落,破溃后有暗紫色血样渗出物。部分病鸡翅膀内侧、翅尖、尾、头颈、背和腿等部位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和炎性坏死,局部干燥结痂。2~3d死亡,最急性型发病当天即可死亡。
关节炎型:多发生于4~12周龄的鸡,以趾和跖关节多见,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有的破溃结黑紫色痂。有的出现趾瘤,脚底肿大。有的趾发生坏死呈黑紫色较干涩。病鸡表现跛行,多伏卧,因采食困难而消瘦、衰弱死亡。病程多在10d左右。
脐炎型:鸡胚或新出壳的雏鸡脐环闭合不全,感染葡萄球菌后即发生脐炎。表现为腹部膨大,脐孔肿大发炎,触摸发硬,局部呈黄红色或紫黑色。出壳2~3d后死亡。
眼炎型:病鸡上、下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黏附,眼结膜红肿,眼角多分泌物,甚至有血液、肉芽肿,病程长者眼球下陷、失明,有的眶下窦肿突。有时可见肺型、骨髓炎型等多种病型。
鉴别诊断
1.家禽痛风病和鸡葡萄球菌病临床症状上较为相似:2种疾病均可导致鸡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而区别则在于家禽痛风病主要是因为饲喂大量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饲料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打开关节腔,可见关节面及周围组织周围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而且内脏表面和胸腹膜也有石灰样尿酸盐结晶沉积。
2.病毒性关节炎病与葡萄球菌病临床症状相似之处:2种疾病均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区别在于,病毒性关节炎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蛋鸡发病率较低,主要多发生在肉用型鸡,关节腔内含有黄色的分泌物,腱鞘肿胀,个别病程较长的鸡严重时可导致腓肠肌腱断裂。
3.鸡绿脓杆菌病与鸡葡萄球菌病临床症状相似之处:2种疾病均具有传染性,导致腹部膨大,眼周围不同程度水肿,都会发生关节炎等症状,区别之处在于鸡葡萄球菌病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而鸡绿脓杆菌病的病原为绿脓杆菌,水肿部不显红色,破溃后不流出血红色液体,颈部、脐部皮下有淡黄色或淡绿色胶冻样浸润。
4.VK缺乏症与葡萄球菌病临床症状相同之处:2种疾病均可导致鸡精神沉郁,胸部和腿部皮肤呈紫色,不同之处在于,VK缺乏症是由于日粮中缺乏VK而引起鸡发病,主要在2~3周龄发病,6周龄时肿大消失,翅膀皮下出血,鸡冠苍白,腹部皮下水肿,针刺后流出蓝色浓稠液,发生擦伤或创伤等会引起出血不止,血凝时间延长,剖检可见骨骼肌、心肌、胸肌有灰白色条纹,并且尿中肌酸增多,病料检查时没有任何病菌。
5.维生素E—硒缺乏症和葡萄球菌病临床症状相似之处:2种疾病均可导致鸡群关节肿大、跛行,不同之处在于维生素E—硒缺乏症主要是由于日粮中缺乏VE和硒引起的,该病主要多发生在2~4周龄雏鸡,临床上常表现为“脑软化病”,共济失调,两腿发生痉挛性抽搐,剖检可见心肌有灰白色条纹,肌肉和尿液中肌酸增多,镜检没有任何病菌。
6.肉鸡腹水综合征和葡萄球菌病临床症状相似之处:2种疾病均可导致鸡群精神沉郁,皮肤发紫,羽毛松乱,呆立,行走困难,腹部下垂,触摸后均有波动感。区别在于,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饲养环境卫生差,饲喂的饲料能量过高等因素引起,主要多发生在肉鸡,典型症状为腹部膨大、下垂,皮肤变薄发亮,走动呈企鹅状,用注射器针头从腹部插入可抽出数量不等的清亮液体,检测无细菌。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优质的全价日粮,特别是注意日粮中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及时清扫鸡舍内外的粪便及其他异物,认真执行消毒制度,可交替使用3%氢氧化钠溶液、5%来苏儿、5%石炭酸等对鸡舍内外地面、墙角等进行严格消毒;定期使用0.3%过氧乙酸等带鸡喷雾消毒,控制好饲养密度,保持鸡舍的通风换气,并且将清理的粪便堆放起来后进行发酵消毒处理。
防止发生外伤感染鸡群发生外伤是感染葡萄球菌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笼养鸡最为常见,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严格检查饲养笼具及其他相关工具,尽量避免可引起鸡只外伤感染的诸多因素,特别是笼具的铁丝钩、断头处要及时处理,以防止刮伤鸡的皮肤而引发感染。
及时断喙适时进行断喙和剪趾,并做好消毒处理,尽量减少啄伤的发生。
严格执行孵化室和育雏室的消毒制度孵化室和育雏室消毒不严格也是鸡发生葡萄球菌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接种鸡痘疫苗接种鸡痘疫苗也可有效预防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生,因此,对雏鸡要及时进行鸡痘疫苗接种,预防鸡痘的发生。另外,若部分养鸡场使用药物防治效果不理想时,建议在雏鸡20日龄时使用葡萄球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治疗措施
建议在对鸡葡萄球菌病治疗前尽量先进行药敏试验,通过筛选出最佳治疗药物后,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用药。
①鸡群发病初期,使用硫酸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进行治疗。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时,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IU,用庆大霉素进行治疗时,每千克体重可肌肉注射~IU,2次/d,连用3d。
②当群体发病时,有条件的鸡场最好经药敏试验后再进行治疗,一般葡萄球菌对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较敏感,因此,可按0.4%~0.5%的药量混入饲料中饲喂,连用3~5d。
③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饮水中添加氟哌酸进行自由饮水,每千克饮水中添加50~mg,2次/d,连用3~5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