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饮食 > 糖尿病人人必读预防糖尿病,要防之有道
糖尿病人人必读预防糖尿病,要防之有道
如今,糖尿病已从“富贵病”转为“贫困病”“无知病”,我国农村地区的糖尿病的上升速度高于城市,很多人是因为对糖尿病的无知而发展为糖尿病。今天我们来学习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四个容易诱发糖尿病的因素,你如何应对。
不良情绪
长期不良情绪的刺激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现代研究表明,紧张、压抑、激动等不良情绪会使体内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应激性地大量分泌,而这些激素均为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相对抗的激素,使血糖持续维持在高浓度水平,造成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
对策: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节喜怒、减思虑、恬淡虚无、高下不相慕。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精神愉悦,减少不良情绪刺激。
体重超标
肥胖是目前已被公认的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基础。有研究表明,70%-80%的糖尿病患者体重是超重的。
对策:坚持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对预防糖尿病有重要意义。经常运动锻炼,可以帮助食物正常消化,营养机体,气血经络通畅,保持理想体重,阻断糖尿病的诱发因素,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运动方式应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应该参照年龄、体质、工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
饮食及生活因素
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61.11%的糖尿病患者与高糖、高脂肪饮食有关,44.4%的患者与活动少有关,摄取了过多的糖类、脂肪,而体力活动变少,使得体内黄尿酸聚集,破坏了胰岛B细胞且加重了胰岛的负担,使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
过量饮酒导致体重增加,导致肝糖原合成减少,并诱发急、慢性胰腺炎、动脉硬化、多发性神经炎等,这些成为引起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对策:定时定量规律进食,避免偏嗜偏食,暴饮暴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肥腻之品,不宜过量饮酒。
遗传因素
糖尿病遗传并不是遗传糖尿病本身,而是遗传糖尿病的易感性,主要与人体免疫反应基因异常有关,必须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造成基因突变,才能发生糖尿病。
打个比喻,遗传易感性好比是糖尿病发生的种子,生活方式的改变则是糖尿病发生的土壤和阳光雨露,一粒种子需要有适当的土壤和阳光雨露,它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对策:糖尿病遗传并不是遗传糖尿病本身,而是遗传糖尿病的易感性,坚持正确生活方式,不给予糖尿病发生的土壤和阳光雨露。
除上述因素外,预防糖尿病还需要注意养生,春防风,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中医认为消渴之病(糖尿病)本在肾,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可妄泄。有节制的性生活,使人身心愉悦,精力充沛;若纵情色欲,房劳过度,肾精亏乏,虚火内生,则发为消渴。因此,预防糖尿病,需未病先防,劳逸适度,保持肾气旺盛。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状?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为此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查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查血生化,检测心、脑、肾功能和检查眼底。
1.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糖尿病如何早期发现?
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其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及延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警惕糖尿病的发生,请及时进行营养调理:
1、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尿量增加、夜尿增多。
2、容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日渐消瘦、体重下降。
3、食欲较前明显增加,或出现午餐前低血糖表现。
4、反复发生疖肿、体癣、股癣等皮肤病变。
5、伤口不易愈合或骨折不愈合。
6、不明原因的疲乏或虚弱。
7、妇女有顽固性阴道炎或外阴瘙痒,局部皮肤搔痒。
8、顽固性或反复发作性肺部、胆道、泌尿系感染。
9、反复发作性视力模糊。
10、不明原因的心衰、肾衰或脂肪肝。
糖尿病食疗方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一、燥火伤肺型
临床表现口渴引饮,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乏津,脉洪或数。
配方:菠菜根克,银耳10克。
制法:菠菜根洗净,银耳发泡,共煎汤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用法:每日1~2次,佐餐食用。可连服3~4周。
配方:鲫鱼克左右,绿茶适量。
制法:鲫鱼保留鱼鳞,洗净后腹内装满绿茶,放盘中,上蒸锅清蒸熟透即可。
功效:补虚,止消渴。
用法:每日1次,淡食鱼肉。
二、胃燥津伤型
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烦热汗出,大便干燥,喜饮尿频。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有力。
配方:面粉克,山药粉克,豆粉10克,鸡蛋1枚。
制法:将面粉、山药粉、豆粉、鸡蛋和盐用水合好,揉成面团,按常法切成面条,下锅煮食。
功效: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用法:每日1~2次,可连服3~4周。
三、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尿频量多,尿如脂膏,口干唇燥不多饮,形体虚弱,腰膝无力。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配方:南瓜克,田鸡肉90克。
制法:南瓜去皮切块,大蒜适量捣烂。炒锅内油五成热时入大蒜炝锅,再入南瓜翻炒,加入田鸡和适量清水,文火煮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用法:佐餐食用。
四、阴阳两虚型
临床表现小溲频数;混浊如膏,甚或小溲无度,尿量多于所饮,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
配方:人参6克,鸡蛋1个。
制法:将人参研末,与鸡蛋清调匀,服用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止消渴。
用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治糖尿病食疗方十三则
1、芹菜。民间自古流传,芹菜可用于治糖尿病,用鲜芹菜克,洗净捣拦挤汁,1日2次分服。要连用3个月以上才有效。
2、苦瓜。苦瓜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明显降糖作用。用法:以鲜苦瓜作菜食,每餐克,每日3次,或将苦瓜制成干粉,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据临床报道有效率达80%。
3、洋葱。洋葱的挥发油可降血糖。用法:每餐可炒食1个葱头,每日2次,炒时以嫩脆为佳不可煮烂。
4、玉米须。乌龟洗净1-2只,除去内脏、头爪,与玉米须60-克(干的减半),文火熬煮,饮汤吃肉。或用独味玉米须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5、番薯叶。取鲜蕃薯叶50克,冬瓜克切碎,加适量水炖熟,每日1剂,疗程不限。
6、南瓜。取鲜南瓜-克,加水煮熟食之,分2次服完,疗程不限。
7、马乳。取马乳克,煮开后分成2份,早晚各服1份,疗程不限。
8、海参。取海参、鸡蛋、猪胰各1个,煮熟,酱油蘸食,间日服1剂。
9、猪胰淮山汤。取猪胰1个,淮山30克,炖汤常食之,专治慢性糖尿病。
10、杞粥。取枸杞30克,糯米克,煮粥。适宜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食之。
11、葛根粉。将新鲜葛根洗净切片,经水磨石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粉30克,粳米克煮熟粥食用。购买市售葛根粉更方便。
12、番石榴。国外用它治疗糖尿病已有10余年的历史,有一定治疗效果。每日可用鲜果克,榨汁分3次煎服。
13、盐水烫。每次用盐水烫脚(配方:1盆热水加1匙食盐),3个月后,可降低血糖,治疗多例,可有一定效果,本方为湖南省某老中医之验方。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