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医院 > 执业药师每日一练
执业药师每日一练
中药一知识点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
7.关药
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
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
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等)。如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
10.西北药
主产地“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如大黄、当归、秦艽、秦皮、羌活、枸杞子、银柴胡、党参、紫草、阿魏等。
11.藏药
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中药二知识点
竹叶
淸热除烦,生津,利尿。
(1)热病烦渴,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
(2)热淋,小便不利。
(3)热入心包之神昏谵语。
淡竹叶
清热除烦,利尿。
(1)热病烦渴。
(2)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3)水肿,热淋,湿热黄疸。
竹叶与淡竹叶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二药同能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热淋尿痛等。 不同点: (1)清热除烦以竹叶为优,为治疗心火上炎之口糜的常用药; (2)淡竹叶以利尿通淋为优,长于治疗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等。
中药综合知识点
肝的生理活性
肝具有刚强之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易亢易逆,故称”刚脏”。
肝在志为怒,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其华在爪,与春气相通应。
1.肝主疏泄
(1)调畅情志
(2)促进消化吸收
(3)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2.肝主藏血
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
其一,肝为血海,能贮存一定的血量,
其二,肝调节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
其三,肝具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
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
中药一知识点
配伍选择题
[1~4]
A.浙江 B.福建 C.河南 D.吉林 E.江苏
1.人参主产地是
2.白芍主产地是
3.地黄主产地是
4.泽泻主产地是
DACB
解析: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
白芍为“浙八味”之一。
地黄为“四大怀药”之一。
泽泻为华南药,道地产地在福建。
中药二练习题
1.苦寒清泄,甘寒滋润的药是
A.知母B.石膏C.紫草
D.淡竹叶E.地骨皮
2.苦参除清热燥湿、利尿外,又能
A.润肠通便B.清肺泄热C.化瘀止血
D.杀虫止痒E.凉血消斑
1.A
知母
本品苦寒清泄,甘而滋润,清热之力虽稍逊石膏,但却擅长滋阴润燥。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
2.D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中药综合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1.肝病影响肾为
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E.五行相克
2.肝的疏泄作用主要影响机体的
A.气机运行B.脾胃运化
C.情志变化D.胆汁的生成
E.月经的调节
1.B
五行之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肝为肾子,故肝病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2.A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中心环节是调畅全身气机。
西药一每日知识点
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1.溶剂组成改变:地西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0.9%氯化钠或0.mol/L乳酸钠注射液配伍。
2.pH的改变:新生霉素+5%葡萄糖;诺氟沙星+氨苄青霉素。
3.缓冲容量:5%硫喷妥钠加入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注射液。
4.离子作用:乳酸根能加速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水解。
5.直接反应:四环素与含钙盐的输液、头孢类抗生素遇钙镁离子、羧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
6.盐析作用:两性霉素B在大量的电解质溶液中沉淀。
7.配合量
8.混合顺序
9.反应时间
10.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如苯妥英钠、硫喷妥钠注射剂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pH下降,析出沉淀。
11.光敏感性:如两性霉素B、磺胺嘧啶钠、维生素B2、四环素等,对光敏感药物应避光。
12.成分的纯度:微量钙离子引起沉淀。
西药二每日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