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医院 > 眼睛流泪流脓,小心慢性泪囊炎
眼睛流泪流脓,小心慢性泪囊炎
随着天气变冷,眼科门诊会碰到不少因为迎风流泪来就诊的患者,通过泪道冲洗等检查,一部分患者会被诊断为“慢性泪囊炎”,那什么是慢性泪囊炎?该如何治疗呢?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最常见的泪道阻塞性疾病,女性较男性多发,通常需要进行泪道冲洗检查来明确。泪道因炎症、外伤、异物、肿瘤、寄生虫等发生堵塞,长期发展可影响泪液排出,造成眼部不适,就会引起大量细菌滋生而化脓,出现眼角流脓,同时还可诱发感染。
慢性泪囊炎是最常见的泪囊病,女性较男性多发,主要表现为流泪、视物模糊,手指挤压内眼角的泪囊区会有粘液或脓液流出,通常需要进行泪道冲洗检查来明确。
导致泪囊炎的原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例如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骨性狭窄、下鼻甲肥大、偏斜等;后天感染因素如从眼睑结膜侵入的细菌感染,鼻窦炎蔓延过来的感染等。
慢性泪囊炎对眼睛有何危害?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慢性外眼病。虽然泪囊区皮肤不红、不肿、不痛,但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滞留的泪液,有利于致病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有时还有厌氧型细菌等生长。抗生素难以奏效,效果差,病人药物治疗几次后往往失去信心,认为没有什么好办法,放弃治疗。殊不知在泪囊中的细菌就好像一个“细菌库”是对眼球健康造成威胁的“地雷”。如结膜、角膜外伤后,泪囊中的细菌便会侵袭伤口,引起角膜炎或角膜溃疡,久治难愈,角膜炎治愈后遗留的瘢痕,也可影响视力,更有严重者导致角膜溃疡穿孔而失明。
此外,患有青光眼、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者,因有慢性泪囊炎,术后细菌可以经手术切口进入眼内发生眼内炎导致失明。因此,做此类手术前必须先做慢性泪囊炎手术,然后才能做其它手术。此外,慢性泪囊炎由于泪囊中长期存在大量细菌,这种慢性炎症不会自行痊愈,而且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急性发作,泪囊周围红、肿、热、痛,形成脓肿后可破溃穿透表皮,自行排出脓液,可形成筛窦“泪囊瘘”,这种瘘管很难彻底治愈。由此可见慢性泪囊炎对眼睛的潜在风险不可小视,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治疗?
由于慢性泪囊炎可导致泪道阻塞,抗生素滴眼液等药物治疗仅能暂时减轻慢性泪囊炎的症状,而泪囊可能会反复发生感染,开通阻塞的泪道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关键。
目前慢性泪囊炎的主要治疗方式还是手术,常用的有泪道置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泪囊摘除术。泪道置管术是一种简便微创的手术方式,通常在门诊就能完成,对于患者来说,痛苦较小。泪囊鼻腔吻合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术将局部的鼻腔粘膜与泪囊吻合在一起,重新建立引流泪液的通道,分为外路及内路两种方式,外路手术切口位于皮肤表面,术后会留有一定程度的疤痕,而内路则是通过内窥镜在鼻腔内手术,相对创伤较小,且不留疤痕,也是现在比较热门的手术方式。
那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本身已存在泪囊萎缩、合并泪囊占位等,或合并有糖尿病等较多全身疾病的患者,可直接进行泪囊摘除手术。具体选用哪一种手术方式,需要医生通过检查,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常有黏液或脓液流出,使眼睛长期处于带菌状态。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接受如白内障等眼部手术治疗,容易引起眼内感染,所以一旦发现慢性泪囊炎,建议及时治疗。
《上术健康》联合千名医学科普达人,每天更新百篇以上医学科普文章,您只需完善您的信息,所有文章会自动带有您的头像、姓名、医院、职称等门诊信息,成为您自己的科普文章。您可以一键转发,您转发后,您的患者看到此文后如果再次转发,转发的文章依然带有您的门诊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