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葡萄膜炎 > 葡萄膜炎护理 > 重磅赶快收藏新型靶向药物总结2

重磅赶快收藏新型靶向药物总结2



23.Ipilimumab易普利姆瑪,商标名Yervoy

① 主要构成:一种完全人源抗CTLA-4[17]单克隆抗体。为IgG1型。Tremelimumab(曲美母单抗),则为IgG2型。

② 作用靶点及其特点:靶标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一种T淋巴细胞的负调节器,可抑制其活化。Ipilimumab与CTLA-4结合并阻碍后者与其配体(CD80/CD86)的相互作用。阻断CTLA-4可增加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Ipilimumab对于黑色素瘤的作用是间接的,可能是通过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化学式

CHNOS40

摩尔质量

.g/mol

③ 常用剂量及用法:3mg/kg,静脉输注,约90分钟滴注完。每三周一次,共4次。

④ 剂型:50mg/10ml/瓶

⑤ 适应症: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成人恶性黑色素瘤。对于转移性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使用,暂还处于II期临床研究当中。

⑥ 不良反应:

1)一般:在一般情况下,发生在5%或以上的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腹泻,皮肤瘙痒,皮疹,和结肠炎。约1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止使用ipilimumab。

2)心血管:在小于1%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副作用包括免疫介导性心包炎,心肌炎,血管病变,颞动脉炎,血管炎。

3)皮肤:皮肤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瘙痒症(31%),皮疹(29%),荨麻疹(2%),和免疫介导性皮炎(2%,包括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小于1%的患者中发生免疫介导的多形性红斑和牛皮癣。

4)内分泌:免疫介导的内分泌失调(4%),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并在不到1%的患者出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功能低下症。

5)胃肠道:胃肠道副作用,包括腹泻(32%),溃疡性结肠炎(8%),和免疫介导性小肠结肠炎(7%,包括肠穿孔)。小于1%的患者中发生的胃肠道副作用,包括大肠溃疡,食管炎,胰腺炎和免疫介导。结肠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是剂量依赖性。

6)血液:血液的副作用包括免疫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和溶血性贫血和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1%)。

7)肝:免疫介导的肝炎(1%,其中包括致命的肝功能衰竭和转氨酶升高,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肝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是剂量依赖性。

8)免疫:包括严重和致命的免疫介导的反应涉及任何器官系统,最常见的肠炎,肝炎,皮炎(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

9)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免疫介导的神经病变(1%)和脑膜炎(1%)。

10)眼睛:少于1%的患者中发生免疫介导的葡萄膜炎,虹膜炎,结膜炎,眼睑炎,巩膜外层炎,巩膜炎。

11)其他:包括疲劳(41%)。

12)肾:包括免疫介导的肾炎(1%)。肾功能衰竭(1%)。

13)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免疫介导性肺炎(1%)。

24.ziv-aflibercept阿帕西普,商品名:Zaltrap

① 主要构成:一种重组融合蛋白,由来自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1和2的细胞外结构区的VEGF-结合蛋白融合至人IgG1的Fc部分。

② 作用靶点及其特点:能与人VEGF-A,人VEGF-B,人PlGF结合,阿帕西普可抑制其同源受体结合和激活。这种抑制作用可导致心血管形成减低和血管通透性减低。在动物中,阿帕西普被显示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因此抑制新血管的生长。在小鼠中抑制外移植结肠肿瘤的生长。

③ 剂量与用法:4mg/kg/2周作为历时1小时静脉输注。不给静脉(IV)推注或丸注给药。在治疗当天FOLFIRI方案化疗前使用。

④ 适应症: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FOLFIRI)联用,是适用于转移结肠癌(mCRC)是对含奥沙利铂方案耐药或后已进展患者。

⑤ 不良反应:出血,胃肠道穿孔,损害伤口愈合,瘘管形成,高血压,动脉血栓事件,蛋白尿,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腹泻和脱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⑥ 警告和注意事项:

1)出血: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包括严重和有时致命出血事件。在mCRC患者中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报道出血(所有级别)38%与之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为19%。接受阿帕西普/FOLFIRI患者报道3-4级出血事件,包括胃肠道出血,血尿,和术后出血为3%,与之比较,接受安慰剂/FOLFIRI患者为1%。接受阿帕西普患者中还发生严重颅内出血和肺出血/咯血包括致命性事件。监视患者的出血体征和症状。有严重出血患者不要开始阿帕西普。发生严重出血患者终止阿帕西普。2)胃肠道穿孔:接受阿帕西普患者中可能发生胃肠道(GI)穿孔包括致命性GI穿孔。跨越三项3期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直肠结肠,胰腺,和肺癌人群),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所有级别)GI穿孔的发生率为0.8%而用安慰剂治疗患者为0.3%。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3-4级GI穿孔事件发生0.8%而用安慰剂治疗患者为0.2%。监视患者的GI穿孔体征和症状。经受GI穿孔患者终止阿帕西普治疗。3)损害伤口愈合:在动物模型中阿帕西普损害伤口愈合。用阿帕西普/FOLFIRI方案治疗患者2例(0.3%)报道3级损害伤口愈合而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方案没有。选择手术前至少暂停阿帕西普4周。重大手术后至少4周不要恢复阿帕西普和直至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对次要手术如中央静脉取/注口部位,活检,和拔牙,一旦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可开始/恢复阿帕西普。有损害伤口愈合患者终止阿帕西普。4)瘘管形成: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中涉及胃肠道和非-胃肠道部位的瘘管形成发生率较高。有mCRC患者中,用阿帕西普/FOLFIRI方案治疗患者9/例(1.5%)报道瘘管(肛门,肠内脏,肠皮肤,结肠阴道,小肠部位)而用安慰剂/FOLFIRI方案治疗为3/例(0.5%)。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发生3级GI瘘管形成2例(0.3%)和安慰剂-治疗患者1例(0.2%)。发生瘘管患者终止阿帕西普治疗。5)高血压:阿帕西普增加3-4级高血压风险。有NYHA类别III或IV心衰患者中无给予阿帕西普临床试验经验。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报道有mCRC,3级高血压(定义为存在抗高血压治疗或用一种以上药物治疗)患者为1.5%而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为19%。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报道1例(0.2%)4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其中那些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3-4级高血压,54%在头2个疗程治疗时发生。用阿帕西普治疗期间当临床指示每2周或更频监测血压。用适当抗高血压药治疗和继续常规监视血压。不能控制高血压患者暂停阿帕西普直至控制,和对随后疗程持久减低阿帕西普剂量至2mg每kg。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危象脑病患者终止阿帕西普。6)动脉血栓事件:已接收阿帕西普患者中发生动脉血栓事件(ATE),包括短暂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和心绞痛更频繁。在mCRC患者中,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报道ATE为2.6%和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为1.7%。用阿帕西普/FOLFIRI患者报道11例(1.8%)发生3-4级事件而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4例(0.7%)。发生ATE患者终止阿帕西普。7)蛋白尿: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更频发发生严重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在mCRC患者中,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报道蛋白尿为62%,与之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为41%。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中发生3-4级蛋白尿为8%而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为1%。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肾病综合征2例患者(0.5%)与之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未发生。跨越整个研究被纳入的3/例癌症患者报道TMA。阿帕西普治疗期间通过尿试纸分析和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监视蛋白尿发展或蛋白尿变坏。收集患者得到24-小时尿得到UPCR大于1的患者。对蛋白尿2g每24小时或以上暂停阿帕西普给药,和当蛋白尿小于2g每24小时恢复。如复发,暂停直至蛋白尿小于2g每24小时而后持久减低阿帕西普剂量至2mg每kg。发生肾病综合征或TMA患者终止阿帕西普。8)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接受阿帕西普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患者withmCRC中,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为37%与之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为30%[见不良反应(6.1)]。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3-4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为4%与之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2%。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败血症1.5%而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发生1.2%。在基线时和阿帕西普的每个疗程开始前监视CBC与分类计数。延迟阿帕西普/FOLFIRI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或高于1.5x/L。9)腹泻和脱水: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严重腹泻的发生率增加。在mCRC患者中,用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报道3-4级腹泻19%与之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为8%。阿帕西普/FOLFIRI治疗患者报道3-4级脱水为4%相比较用安慰剂/FOLFIRI治疗患者1%[见不良反应(6.1)]。年龄65岁或和以上患者比年龄小于65岁患者腹比较泻的发生率增加[见老年人使用(8.5)]。密切监视老年患者的腹泻。10)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例用阿帕西普治疗患者单药治疗或与化疗联用中报道0.5%RPLS(也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LS用确证MRI的诊断和在发生RPLS患者中终止阿帕西普。症状通常在几天内解决或改善,尽管有些患者经受进行性神经学后果或死亡。

25.tositumomab托西莫单抗注射液,商品名:Bexxar

① 主要构成:一种在正常及恶性B淋巴细胞表面发现的鼠抗CD20抗原IgG2aλ单克隆抗体.I-托西莫单抗是托西莫单抗通过共价健与I结合的放射碘化衍生物.

② 作用靶点及其特点:能与CD20抗原特异结合(人B淋巴细胞耐受分化抗原,Bp35或B1)。该抗原前B淋巴细胞表达的跨膜磷蛋白,在发育成熟的B淋巴细胞中浓度高,该抗原也在90%以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上表达。抗原决定簇的识别在CD20抗原细胞外,CD20不随抗体结合而从细胞表面脱落,也不嵌入细胞。作用机制可能包括:诱导细胞凋亡,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D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另外,细胞凋亡也与同位素的放射有关。本品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并将一定剂量的放射引向肿瘤部位。

③ 剂量与用法:本品治疗分两个独立阶段:剂量测定阶段为7~14天,随后为治疗阶段。a.剂量测定阶段:(1)托西莫单抗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静滴60min以上。若出现轻、中度毒性,滴速降低50%,若出现严重毒性应停药。(2)I-托西莫单抗(含蛋白35mg,I5.0mCi)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30ml中静滴20min以上。若出现轻、中度毒性,滴速降低50%,若出现严重毒性应停药。b.治疗阶段:(1)托西莫单抗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静滴60min以上。若出现轻、中度毒性,滴速降低50%,若出现严重毒性应停药。(2)I-托西莫单抗:根据说明书所标活性浓度计算治疗所需I-托西莫单抗剂量。若出现轻、中度毒性,滴速降低50%,若出现严重毒性应停药。(3)血小板≥×/L者剂量:I75cGy全身照射,托西莫单抗35mg静滴20min。(4)血小板~×/L者剂量:I65cGy全身照射,托西莫单抗35mg静滴20min。3.联合治疗:患者给予以下辅助治疗后方可用托西莫单抗治疗。饱和碘化钾溶液,口服,每次4滴,每日3次;卢戈碘溶液:口服,每次20滴,每日3次,或碘化钾片每日mg。甲状腺保护剂应在I-托西莫单抗治疗前24h开始使用,持续到I-托西莫单抗治疗后2周。托西莫单抗治疗前30min给予对乙酰氨基酚mg口服,苯海拉明50mg口服。

④ 适应症:用于治疗表达CD20抗原的复发性或难治性低分度滤泡状或已变形的NHL患者,包括那些对利妥昔单抗无应答的难治性NHL患者。

⑤ 不良反应:发生率30%的不良反应有: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在托西莫单抗治疗后的4-7周最低,持续30天左右。约一半的患者发生感染,1/8的患者出血,近1/4的患者需要支持性医护。发热、虚弱无力。发生率为10%-29%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发生在输液的第14天,包括支气管痉挛,寒战,呼吸急促,发热,低血压,恶心,寒战,出汗),感染,咳嗽,喉咙发炎,疼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疹,头痛,腹痛,呕吐,食欲差,腹泻,皮肤瘙痒,肌痛和关节痛,流鼻涕。在给予本品后,可能会增加患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风险。

26.Ibritumomabtiuxetan替伊莫单抗,商品名:Zevalin,泽娃灵

① 主要构成:一种鼠源性抗CD20的IgG1Kappa链单克隆抗体的同位素90钇或铟共价结合的螯合体。为一种用放射性核素铟(Indium-,In–)或钇90(Yttrium–90,Y–90)标记的抗CD20单抗。

② 作用靶点及其特点:该药为携带放射性核素铟或钇90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入患者体内后,单克隆抗体会与表达CD20的成熟B细胞和B系肿瘤细胞相结合,由其携带的放射性核素释放放射线杀死这些细胞。

③ 剂量和用法:静注,首先单剂量输注利妥西单抗mg/m2(4h),然后使用In-泽娃灵,剂量为5.0mCi(6mg总抗体量),静注10min。7-9天后,首先单剂量输注利妥西单抗mg/m2(4h),然后使用90Y-泽娃灵,剂量为0.4mCi/kg,静注10min。

④ 剂型:In-泽娃灵,90Y-泽娃灵

⑤ 适应症:复发或初始治疗失败的滤泡性淋巴瘤,或由滤泡性淋巴瘤转化而来的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或曾接受过利妥西单抗治疗。

⑥ 不良反应:1、全身症状:乏力、感染、寒战、发热、腹痛、头痛、咽喉痒痛、背痛、皮肤或皮肤粘膜反应、潮红、过敏、肿瘤痛、继发肿瘤。2、循环系统:低血压、心动过速。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黑便、消化道出血、呕血。4、血液系统:全血减少、血小板减少。

⑦ 禁忌症:对小鼠蛋白、利妥西单抗、铟或钇90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具有放射性,可能有致癌和致畸性,用药期间应避孕,直至停药后12个月。

27.恩替诺特Entinostat(MS-,SNDX-)

中文别名:N-[[4-[[(2-氨基苯基)氨基]甲酰]苯基]甲基]氨基甲酸3-吡啶基甲基酯

靶点:I型组胺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

体外研究:MS-通过作用于2′-氨基而抑制HDACs。MS-作用于K细胞,诱导p21WAF1/CIP1和凝溶胶蛋白的累积。MS-作用于A细胞,可以降低S期细胞,提高G1期细胞。MS-通过抑制HAD而抑制人类肿瘤细胞系,包括A,Calu-3,HL-60,K,St-4,HT-29,KB-3-1,Capan-1,4-1St和HCT-15细胞增殖,IC50为41.5nM到4.71μM。MS-抑制HDACs,作用于HDAC1和HDAC3时IC50分别为0.51μM和1.7μM。而对其他的HDACs没有抑制效果,如HDAC4,6,8和10。MS-有效抑制人类白血病和淋巴癌细胞,包括U,HL-60,K,和Jurkat。MS-可以诱导U细胞p21CIP1/WAF1调节的生长和变异Marker(CD11b)的表达。MS-降低cyclinD1和抗凋亡蛋白Mcl-1与XIAP的表达。

体内研究:MS-按49mg/kg剂量作用于除了HCT-15的人类移植瘤都显示出强抗癌活性。MS-促进恶性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可能性,及生理和畸变基因表达的调节。MS-和IL-2联用,作用于肾细胞癌显示出强抗癌活性,因为降低调节性T细胞和增强脾细胞的表达。

临床实验:MS-和5-氮杂胞苷联用用于治疗周期性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处于I/II期临床实验阶段

28.帕比司他Panobinostat(LBH,NVP-LBH)

LBH是新型的广谱HDAC抑制剂,作用于MOLT-4和Reh细胞时,IC50分别为5和20nM。

靶点:MOLT-4和Reh细胞

体外研究:LBH诱导MOLT-4和Reh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且,LBH作用于MOLT-4细胞比作用于Reh细胞更有效。LBH明显阻止MOLT-4和Reh细胞的生长,处理48小时,具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用LBH处理的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2/M期的细胞数量增多2到3倍。LBH与组蛋白H3K9和H4K8的乙酰化作用相关,LBH也降低c-Myc的表达水平,具有剂量依赖性。LBH也增强p21的表达水平。最低剂量的LBH(10nM)处理Reh细胞,最初增强c-Myc的表达水平,之后一直降低c-Myc的表达水平。此外,LBH促进mRNA水平的促凋亡和DNA修复基因的大量增多。在GADD45G启动子作用下,LBH诱导乙酰化的组蛋白H3和H4水平的增多。此外,LBH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生长,如人类H,L55和A,IC50分别为5,11和30nM;间皮瘤细胞生长,如人类OK-6和Ok-5,IC50分别为5和7nM;及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生长,如人类RG-1和LD-T,IC50分别为4和5nM。

体内研究:LBH作用于患肺癌和间皮瘤动物模型,明显降低肿瘤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平均降低62%。LBH作用于免疫活性鼠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效果差不多,说明LBH抑制肿瘤生长与免疫学无关。LBH按20mg/kg剂量腹腔注射,每周持续5天,导致在实验最后肿瘤生长平均下降70%。与相应的对照组肿瘤相比,LBH作用于H衍生的肿瘤下降53%,作用于BK-T衍生的肿瘤下降81%,作用于RG-1衍生的肿瘤下降76%,作用于H69衍生的肿瘤下降70%。在相同条件和剂量的情况下,LBH作用于NSCLC和Meso衍生的移植瘤,导致SCLC衍生的肿瘤中有两种衰退,伴随着BK-T衍生的平均肿瘤尺寸从实验开始时的mm3降低到实验结束时的mm3,RG-1衍生的平均肿瘤尺寸从实验开始时的mm3降低到实验结束时的86mm3。

临床研究:LBH用于治疗扩散性大B细胞淋巴癌已经处于二期临床实验阶段。

29.伏瑞斯特Vorinostat(SAHA,MK)

Vorinostat(SAHA)是有效的I和II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IC50小于86nM。靶点:HDAC

体外研究:Vorinostat是小分子量()线性肟酸,抑制HDAC活性,包括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积累,抑制培养细胞的增殖,且抑制肿瘤生长。Vorinostat通过结合到酶的活性位点而抑制HDAC活性。Vorinostat抑制多种转化细胞增殖(包括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生长达50%时的浓度为0.5到10μM。Vorinostat作用于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包括Burkitt,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MCL,DLBCL,ATL和T-细胞,不同程度抑制细胞增殖。除了抑制转化细胞增殖,Vorinostat也抑制正常细胞增殖,通过比较Vorinostat作用于一组细胞系–正常人非纤维细胞(WI-38)和SV40巨大T抗原转化WI-38(VA-13细胞)而得到证明。Vorinostat抑制两种类型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但发现Vorinostat对转化细胞具有选择毒性,包括使肿瘤细胞死亡,而对正常细胞只起抑制作用,不会使其死亡。[1]Genistein和Vorinostat联用效果比5-aza和Vorinostat联用作用于诱导细胞死亡有效很多。Genistein和Vorinostat联用作用于ARCaP-E使增殖降低80%,作用于ARCaP-M细胞,增殖降低60%以上。Genistein和Vorinostat联用抑制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效应。作用于ARCaP-E细胞(个基因诱导和个基因抑制)ARCaP-M细胞,Vorinostat比Genistein影响更多基因。[2]Vorinostat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提高Fas蛋白水平,这种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且按0.75μM剂量处理,提高达到一个稳定水平。[3]Vorinostat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包括NB4,H和HCT-,IC50分别为0.7μM,3.4μM和1.2μM。

体内研究:Decitabine(地西他滨)和Vorinostat都具有使肿瘤衰退的功能。然而,Decitabine和Vorinostat联用使肿瘤衰退的效果更强。没有任何处理时,在野生型和Fasgld小鼠中在肺肿瘤负担方面观察不到明显的区别。然而,Decitabine和Vorinostat联用处理野生型小鼠,使肿瘤衰退比处理Fasgld小鼠效果高很多。Decitabine和Vorinostat使结肠癌细胞对FasL调节的肿瘤衰退敏感。低剂量Decitabine和Vorinostat处理,没有明显的肝脏毒性。

30.马立马司他Marimastat

靶点:Marimastat(BB-)是广谱的matrixmetalloprotease(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于MMP-9,MMP-1,MMP-2,MMP-14和MMP-7时,IC50分别为3nM,5nM,6nM,9nM和13nM。

适应症:已对多种恶性肿瘤进行了Ⅰ期临床试验,但由于Marimastat与标准化疗及安慰剂相比,未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多数试验已中止。单药有效率:1.在胰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及前列腺癌的试验中,Marimastat可显著降低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且呈剂量依赖,当剂量大于10mgbid或50mgbid时。Marimastat对肿瘤标记物的降低进一步提增加。2.Marimastat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试验结果显示,服用Marimastat组(n=57)的中位生存时间是天,无统计学差异;但服用Marimastat组中出现肌肉骨骼综合症的患者(n=35)中位生存时间延长天,与安慰剂组有统计学差异。3.Marimastat治疗胃癌的随机双盲试验(n=)结果显示,服用Marimastat(10mgbid)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研究完成时,两组生存无明显差异;但继续随诊2年后,Marimastat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天、2年生存率9%,安慰剂组中位生存时间天、2年生存率3%,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4.Marimastat治疗化疗后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研究(n=)结果显示,Marimastat未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反而由于骨骼肌肉不良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5.Marimastat治疗胰腺癌的研究显示,健择联合Marimastat与健择联合安慰剂相比,在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客观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剂型:片剂:每片10mg。剂量:一次10mg,1日2次。给药途径:口服。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骼肌肉不适,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Marimastat剂量大于50mgbid时,60%患者出现骨骼肌肉不适,并出现以关节疼痛、僵硬、皮肤脱色为特征的综合症;剂量减至10mgbid时,骨骼肌肉不适明显减少,约30%患者在治疗3~5个月后出现此症状。

31.Ramucirumab

是一种靶向VEGF受体2的全人源IgG1单克隆抗体.

适应症: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一项国际研究表明,在一线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ramucirumab(RAM,IMC-B)与安慰剂(PL)治疗相比,存在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益。目前此药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在此项研究中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AE)为:高血压(RAM组:7.2%,PL组2.6%),贫血(RAM组:6.4%,PL组7.8%),腹痛(RAM组:5.1%,PL组:2.6%),腹水(RAM组4.2%,PL组4.3%),疲劳(RAM组:4.2%,PL组:3.5%),食欲减退(RAM组:3.4%,PL组:3.5%)和低钠血症(RAM组:3.4%,PL组:0.9%)。

32.sipuleucelT商品名(Provenge)

是一种前列腺癌疫苗

适应症: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转移性去势拮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Provenge(sipuleucel-T)是一种新型自体细胞免疫疗法,这种疗法的过程是从病人身上采集单个核细胞,并分离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dendriticcell),经过体外培养、细胞因子诱导、刺激,以肿瘤特异性抗原PAP(prostateacidphosphatase;前列腺酸性磷酸酶)-GM-CSF融合蛋白致敏DCs,摄取PAP-GM-CSF融合蛋白的DCs将其降解为肽段并呈递于DCs表面,这些DCs表达高水平的MHCI、II和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激活病人体内各种T细胞,从而产生特异性针对大量表达PAP的前列腺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PROVENGE的细胞学组分是依赖于来自患者的白细胞分离得到的细胞组分。除了DCs,最终产品含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其它细胞。PAP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大多数前列腺癌组织中都有特异性的大量表达。

主要副作用:发烧、发冷、疲劳和疼痛。

33.Denosumab,商品名Xgeva,地诺塞麦

靶向RANK(核因子KB配体受体激活剂)配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功能和存活,因此可减少骨的再吸收,增加骨小梁和皮质骨内的骨量和强度。

适应症:治疗骨折风险升高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升高接受激素去除治疗的前列腺癌男性所伴随的骨丧失。

用法:

1.每6月在上臂、大腿、腹部皮下注射60mg,

2.指导患者每天服用钙0mg和每天至少服用IU维生素D。

禁忌症

低钙血症

不良反应

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背痛、肢体疼痛、肌肉骨骼痛、胆固醇水平升高和泌尿系统感染。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低钙血症、重度感染和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炎、皮疹和湿疹。可严重抑制骨转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颌骨坏死的发生

34.Ofatumumab奥法单抗

系全人源化靶向抗CD20单克隆抗体

适应症:用于氟达拉滨和阿仑珠单抗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年因病毒感染风险而被FDA列入观察清单。

本文只代表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长按下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白癜风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bg.com/ptmyhl/6458.html